首页> 中文期刊> 《社会科学辑刊》 >游离与拔离——陈淳“似道非道”论发微

游离与拔离——陈淳“似道非道”论发微

         

摘要

如果说“出入佛老”是宋儒的常态,那么,“辟佛”、“小佛”则是儒家的惯例.由“出入佛老”,到“辟佛”、“小佛”,折射出理学与佛学关系的一般特点——佛学被理学消化后反而得不到充分认可,成了“似道非道”,这一点在陈淳等人身上变现得尤为突出.依靠儒佛之辨和“小佛”之论,不仅将佛学从所谓的“道”中拔离出来,也使得陈淳等人有理由、有根据对佛学形上理论所能达到的高度表示怀疑和轻蔑.此种背景下,理学自如地借鉴、援用高妙佛理来建构自己的理学观念而不失儒学本质,就成为了可能.在理学的胁迫之下,宋代佛学多以处理与儒、道的关系为重心,而无意于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在积极融会儒家思想之后,虽然佛教的生存条件得到了保证,士大夫佛学的思想基础有了扩大.但是,对世俗的过分依赖、对世俗化倾向的过分迁就,则意味着丛林不得不过度地参与世俗社会的生活,而放弃相对于世俗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彻底地结束沙门与王者抗礼、教权与王权抗衡的历史,表明佛教更加主动融入传统文化,自觉地成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