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东医药》 >微残清颗粒含药血清对CD34^(+)CD38^(-)KG1a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微残清颗粒含药血清对CD34^(+)CD38^(-)KG1a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摘要

目的观察加入微残清颗粒含药血清对CD34^(+)CD38^(-)白血病干细胞(KG_(1)a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KG_(1)a细胞,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CD34^(+)CD38^(-)KG_(1)a细胞,分为A、B、C、D组,每组5个复孔。A组用微残清颗粒含药血清(血清为终体积20%)+柔红霉素1.25μg/mL培养,B组加入微残清颗粒含药血清培养,C组加入1.25μg/mL的柔红霉素培养,D组为空白对照组,加入正常细胞培养液培养。分别于培养24、48、72 h时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培养72 h时取各组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AUXIN-V法测算各组细胞凋亡率,测算干预Ⅰ型跨膜糖蛋白(CD95)阳性细胞比例。培养48 h时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TEN)及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mRNA及蛋白。结果与C、D组比较,培养24、48、72 h时A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高(P均<0.05)。培养72 h时与C、D组比较,A、B组细胞周期G_(0)/G_(1)期比例下降,G_(2)/M期比例增加(P均<0.05)。与D组比较,培养72 h时A组细胞总凋亡率、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高(P均<0.05);与C组比较,A、B组早期凋亡率升高,A晚期凋亡率高(P均<0.05)。与B、C、D组比较,A组CD95阳性细胞比例高(P均<0.05)。与C组比较,A、B组PTEN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0.05);与C、D组比较,A组TOPOⅡα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0.05);与D组比较,A组TOPOⅡα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C组比较,A、B组TOPOⅡα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0.05)。结论加入微残清颗粒含药血清与柔红霉素可抑制CD34^(+)CD38^(-)KG_(1)a细胞的增殖、降低G_(0)/G_(1)期细胞比例、增加G_(2)/M期细胞比例,促进细胞凋亡,其可能机制为微残清颗粒含药血清提高CD34^(+)CD38^(-)KG_(1)a细胞CD95的阳性比例、促进细胞PTEN、TOPOⅡαmRNA及蛋白表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