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西医结合研究》 >丁丽仙教授从心脾论治产后缺乳经验

丁丽仙教授从心脾论治产后缺乳经验

         

摘要

产后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全无,无法满足哺育婴儿的需要,称“产后缺乳”,又称“乳汁不行”或“乳汁不足”。本病始见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妇人产后病诸候下》,其提出“妇人手太阳、少阴之脉,下为月水,上为乳汁。妊娠之人,月水不通,初以养胎,既产则水血俱下,津液暴竭,经血不足,故无乳汁也”。母乳喂养是公认的最健康、经济且方便的婴儿喂养方式,有研究[1]显示,与人工喂养相比,纯母乳喂养可使婴幼儿获得更高总发育商数及大运动发育商数。母乳喂养还可降低产妇患卵巢癌、宫颈癌、乳腺癌的风险,并对促进产后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具有积极作用[2]。但是由于社会压力的增大、孕期营养过剩、疏于运动、剖宫产率的增加以及高龄妊娠等因素的影响,产后缺乳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占产妇的20%~30%[3]。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