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 >“放管服”改革过程中的“红顶中介”现象——基于特许经营权的分析框架

“放管服”改革过程中的“红顶中介”现象——基于特许经营权的分析框架

         

摘要

为何“放管服”改革中“红顶中介”屡禁不止?本文提出一个新的特许经营权的解释框架,认为“红顶中介”本质上是截留下放权力,获得特许授权并产生垄断性利润的经营商。根据收费方式和设立门槛,“红顶中介”可分为四种类型:代理人特许经营、庇护者特许经营、审批式特许经营和垄断性特许经营。随着市场化和法治化的推进,前三种类型已经逐步消失,但第四种垄断性特许经营却依然存在。虽然政府采取了改制脱钩和推动网上中介服务超市等措施,但是在垄断性特许经营模式中,“红顶中介”仍然通过发展二级加盟代理商的隐秘方式运营,凭借马太效应和杠杆效应而维持优势地位,同时借助隐性契约中的机会主义而逆向捆绑行政部门,最终因实质性垄断而催生隐藏定价和潜在寻租的可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