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十年131例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起源分布、心电图特征及射频导管消融术效果的回顾性研究

十年131例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起源分布、心电图特征及射频导管消融术效果的回顾性研究

摘要

目的分析131例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IVAs)患者起源分布、心电图特征及射频导管消融(RFCA)术效果,为提高临床IVAs诊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8年10月在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心内科行RFCA术的IVAs患者131例,采用体表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分析其起源分布及不同起源部位患者心电图特征;比较左、右心室流出道起源的IVAs患者QRS波时限、下壁导联(Ⅱ、Ⅲ、aVF导联)R波振幅及Ⅰ、aVL、aVR导联QRS波振幅,并比较行X线指导下与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3)指导下RFCA术者RFCA术情况。结果(1)131例IVAs患者起源部位为右心室者91例(占69.47%),左心室者33例(占25.19%),心外膜者1例(占0.76%),不确定者6例(占4.58%)。(2)131例IVAs患者中起源部位为左心室流出道者19例(占14.50%),右心室流出道者77例(占58.78%)。起源部位为左心室流出道者QRS波时限长于起源部位为右心室流出道者,下壁导联(Ⅱ、Ⅲ、aVF导联)R波振幅高于起源部位为右心室流出道者,aVL、aVR导联负向QRS波深于起源部位为右心室流出道者(P0.05)。(3)131例IVAs患者中行X线指导下RFCA术者77例,行Carto3指导下RFCA术者54例。行X线指导下与Carto3指导下RFCA术者IVAs类型、RFCA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放电时间、成功消融部位V波领先QRS波起点时间及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X线指导下RFCA术者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的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少于行Carto3指导下RFCA术者,联合起搏标测者所占比例、放电功率及X线暴露剂量高于行Carto3指导下RFCA术者,有效消融时间长于行Carto3指导下RFCA术者(P<0.05)。结论IVAs患者起源部位以右心室居多,不同起源部位尤其是左、右心室流出道起源的IVAs患者心电图表现存在一定差异,体表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有助于快速定位IVAs患者起源部位;X线指导下与Carto3指导下RFCA术成功率均较高,但与X线指导下RFCA术相比,Carto3指导下RFCA术有利于减少IVAs患者起搏标测,降低放电功率及X线暴露剂量,缩短有效消融时间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