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外英语》 >从效果历史角度谈重译的必要性——以《少年维特之烦恼》译本为例

从效果历史角度谈重译的必要性——以《少年维特之烦恼》译本为例

         

摘要

伽达默尔阐释学的三大哲学原则,即"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为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其文本意义的开放性对文学著作的重译具有启发性。研究文本来自德国十八世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约翰·歌德的代表作《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是一部以书信为体裁的小说,它曾多次被重印,一经出版便受到了极大的追捧。在过去的70年中,这部小说被20余次翻译成中文,其中最经典的便是郭沫若和杨武能的译本。本文运用效果历史原则,分别选取了郭沫若和杨武能译本中的部分例子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说明不同时代背景对文学著作翻译的影响,从而探讨在当今社会环境中名著重译的必要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