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民康医学》 >有效预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的人格变量逐步回归分析

有效预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的人格变量逐步回归分析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的有效预测变量,以便预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变.从而增进患者身心健康.方法:研究利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测量120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应用艾森克人格简式问卷中国版(EPQ-RSC)测量软件测量其人格特征,采取逐步回归(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分析进行观察,先以HAMA得分为因变量,以HAMD得分、人格四个维度得分为预测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再以HAMD得分为因变量,以HAMA得分、人格四个维度得分为预测变量进行逐步回归.结果:1.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中焦虑的发生率高达65% (78/120).2.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中抑郁的发生率高达48.3% (58/120).3. 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程度、E(内外向)、N(神经质)、P(精神质)为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发生焦虑的有效预测变量;这四者可共同解释87.14%的变异.首先进入方程的变量是抑郁程度可解释58.38%的变异;其次进入方程的是E (内外向) 维度,可解释9.96%的变异;随后进入方程的是N(神经质)维度,可解释8.52%的变异;最后进入方程的是P(精神质)维度,可解释10.28%的变异.Beta系数分别为0.8112,0.1384,0.1184,0.1428.4. 再次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焦虑程度、E(内外向) 、N(神经质)为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发生抑郁的有效预测变量;三者可共同解释89.14%的变异.首先进入方程的变量是焦虑程度可解释60.14%的变异;其次进入方程的是E (内外向) 维度,可解释20.72%的变异;最后进入方程的是N(神经质)维度,可解释8.28%的变异.其Beta系数分别为0.71,-0.25,0.10.结论: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以上有效预测变量,预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变.并且可以通过有效预测变量,预测由于其不同的人格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患病倾向及患病表现,对患者没有反应出来的问题做进一步的预测和判断,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