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洋渔业》 >辽宁省近岸海域的渔业资源结构

辽宁省近岸海域的渔业资源结构

         

摘要

根据2006年夏季(7~8月)、冬季(11 ~12月)和2007年春季(4月)、秋季(10月)共4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对辽宁省近岸海域渔业资源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辽宁省近岸海域共出现渔业生物101种,其中底层鱼类52种,中上层鱼类8种,甲壳类33种,头足类8种.辽东湾近岸海域和黄海北部近岸海域渔业种类组成相似性较高,总体上JACCARD相似性系数超过50%.优势种分析表明,辽宁省近岸海域优势种季节更替明显,口虾蛄(Oratosguilla oratoria)为辽东湾近岸海域四季共有种,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为黄海北部近岸海域四季共有种.除夏季外,渔获物以底层鱼类和甲壳类为主,渔获量季节变化上以夏季最高;群落多样性指数(D、H’、J’)季节变化上均以秋季最高.与历史数据相比,辽宁省近岸海域渔业生物种类数变化不明显,但中上层鱼类如黄鲫(Setipinna taty)、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等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下降,本地性资源如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agmatias)、大泷六线鱼、口虾蛄、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等成为主要渔业生物.两个海区近岸海域2006~2007年各季节渔业生物总平均体质量均小于40 g,各季节的更替指数均大于80.多样性指数、季节更替指数和迁移指数分析显示,总体上辽宁省近岸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水平较低,群落稳定性较低.平均体质量的结果表明,渔业生物群落主要由小型个体和大中型的低龄群体组成,与历史数据对比,其小型化的特征明显.

著录项

  • 来源
    《海洋渔业》 |2014年第4期|289-299|共11页
  • 作者单位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大连 116023;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大连 116023;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大连 116023;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大连 116023;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大连 116023;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大连 116023;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水产资源学;
  • 关键词

    近岸海域; 资源结构; 种类相似性; 优势种; 辽宁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