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文艺研究》 >20世纪上半期“气韵生动”概念的跨语际实践

20世纪上半期“气韵生动”概念的跨语际实践

         

摘要

20世纪上半期,在中西方文化、语言之间围绕着"气韵生动"发生了两次"跨语际实践"。先是翟理斯、宾庸等汉学家立足西方文化语境对该概念的翻译与介绍,将"气韵"与"节奏"对等,并最终形成rhythmic vitality这一主流译法。后有中国学者对相关译法的回译与解读,其中包含两种阐释模式:以陈师曾、黄宾虹等为代表的传统派画家有意识地回归、延续"气韵生动"的传统阐释;以滕固、宗白华为代表的现代学者则基于"节奏"与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念、生命意识的高度契合对之进行现代赋义。两次"跨语际实践"以"节奏"为媒介隔空对话,共同参与了"气韵生动"概念的现代语义转换与跨文化传播,同时影响了中国艺术史的现代书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