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语文建设》 >汉字改革的认识与文字理论的质疑——兼论汉字的共享、共识和共理

汉字改革的认识与文字理论的质疑——兼论汉字的共享、共识和共理

         

摘要

清末开始的汉字改革运动已历经百年。冷静而不带偏见地(这是极端困难的,主观成分很难避免)回顾百年来的风云,我们整个民族都会同意这样两点认识: 1.汉字改革不是某个党派、团体主观制造出来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群众自发的要求。当卢戆章于1892年提出“中国切音新字”时,当王照于19世纪最后一年创制“官话字母”时,他们显然没有任何党派意识。只要文字存在某种缺陷,不管是结构的、功能的还是图形的,群众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某种变更,直至明确提出正式的改革要求。2.汉字改革是一个极其复杂、困难的课题,它的行止成败也绝不是某些个人、某个党派团体或某个政府的主观意愿所能简单决定的。当某个政府明令禁止简化字时,几百年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