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部学刊》 >佛教苦行及其心理学分析

佛教苦行及其心理学分析

         

摘要

许多宗教中都以苦行作为修行方式,如印度教、耆那教、佛教等,而在不同的宗教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意义.比如,在佛教中,普遍认为的苦行就是在无我和利他原则指导下的一种简朴节约,少欲知足的日常生活和修行方式.在旁观者眼中,这种行为模式与世俗生活相比,无疑带有"苦"的色彩,然而苦行者却认为通过这种方式,自己的品德得到了提升和净化.(一)苦行行为是符合传统思维方式的,因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认为成功需要艰苦的努力才能获得,并且苦难可以抵消过去的罪过,预防未来的灾难;(二)苦行行为是满足自我价值的需要,苦行者认为苦行可以帮助他们最终实现自我价值;(三)苦行作为一种团体性行为,容易受团体情绪感染.当我们看到苦行行为的时候,很容易把他看作一种团体组织行为下的行为模式而感到自然而然,因为信仰者有信仰后,不再把自己看作单独的人,而是佛教群体中的一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