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文本差异的文字学解读

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文本差异的文字学解读

         

摘要

笔者认为中希神话文本的"厚薄"的最直接、最重要原因之一,是两族口头神话被定格时各自采取的文字载体不同.初始汉字有如画的信息贮藏量,可将时间性的口头语,转化为空间性的象形文字;口头传统与初始汉字之间的通约存在着巨大张力,口头神话的大量信息没能被通约为汉字,而是流失、流损在字化的神话文本之外.希腊文字与口头传统之间的通约则如:"音符"与"曲子"之间的关系,"曲"有多长,"符"随多长.两族神话文本的差异的深层原因要追溯到文字选择的地理母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