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研究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研究

         

摘要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城市因工业毒害气体外逸和烟尘飘浮降落,己遭受较严重的大气污染。主管和职能部门并未置之不理,大致有代表“国家管理‘在位’”的政治“响应型”和自下而上的现场“倒逼型”两种类型和动力。1972年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首次人类环境会议,1973年便召开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海方面搞普查,抓落实,努力推进治理工作。但工矿企业强调“三废”难治、难免,甚至敷衍搪塞,加上市区工厂将毒害产品移向郊区的社队企业,造成泛滥性的污染,上海城市的大气污染始终严重超标。起根发由,此十年,上海的工业生产伴随着能源耗费成增长态势,强势的工业排放呑噬了弱势的治理;由产权界定的单位所有制,决定了工矿企业以“营利为目的”的指向,“单位为重”的管理“重生产-轻治理”成为痼疾;土法上马的“作坊式”治理违逆了现代环境治理的科学技术和规律。正是这三重因素的叠加,最终造成“有治理,难作为”的局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