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方红壤丘陵区稻田土地生产潜力研究——以桃源农业生态实验站为例

南方红壤丘陵区稻田土地生产潜力研究——以桃源农业生态实验站为例

         

摘要

以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为例,以"机制法"的逐级衰减原理为基础,引入土地生产力指数模型中的PI指数作为土壤有效系数对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修正,得到了南方红壤丘陵区水稻田的土地生产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早稻的实际产量与水稻田的土地生产潜力符合程度较高,多数年份的实际产量为稻田土地生产潜力的83.0%~92.7%;晚稻的实际产量均超出了水稻田的土地生产潜力,但属于合理的范围之内.水稻田的土地生产潜力可以作为模拟水稻产量的基础性框架;南方红壤丘陵区光热条件良好,但降雨季节性分布相差较大,土壤pH值、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偏低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