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从郭注所引方言等材料看《尔雅注》、《方言注》完成时间及先后

从郭注所引方言等材料看《尔雅注》、《方言注》完成时间及先后

         

摘要

郭璞的《尔雅注》、《方言注》的完成时间及先后问题,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虽有前贤论及,但尚无令人满意的成说,还有推考的必要。我认为,考虑下列三个因素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一是郭注所引的晋代材料。这类材料大多注明了年代。二是诸书相同条目注文的异同。这类材料往往反映出注释的先后。三是郭璞对江东方言的认识过程及郭璞主要活动的时间段。 一 要以郭璞主要活动时间段作依据之一,就有必要先介绍郭璞的生平。 郭璞(公元276—324年),字景纯。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是西晋末东晋初“博学有高才”的训诂学家、文学家。房玄龄《晋书》有传。 郭璞生活在“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的晋代社会最动荡的时代。二十八岁前主要生活在河东。建武元年(公元304)初,郭璞预感到战乱将起,邀亲友数十家几经周折来到洛阳。郭璞在洛阳住了五年时间。永嘉四年(310年)十一月,司马越率晋军主力十万余人退守许昌,郭璞随军南行,于次年春到达庐江。七、八月间南渡长江到宣城,安居于暨阳(今江苏江阴县)。宣城太守殷佑召郭璞为参军。其后入王导幕府。太兴元年(318年)三月,元帝即位,郭璞作《南郊赋》,深受元帝赏识,擢为著作郎。太兴四年初,上《省刑疏》、《日有黑气疏》,迁升尚书郎。其年底,郭母病逝,郭璞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