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实用肝脏病杂志》 >CT自动管电流调节联合自适应迭代算法技术诊断肝血管瘤价值分析

CT自动管电流调节联合自适应迭代算法技术诊断肝血管瘤价值分析

         

摘要

目的 研究采取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自动管电流调节(ATCM)和自适应迭代算法(ASIR)诊断肝血管瘤(HH)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7年4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HH患者144例,根据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预设噪声指数(NI)分为A组(平扫,NI设为9)、B组(动脉期,NI设为9)、C组(静脉期,NI设为11)和D组(延迟期,NI设为13),各组扫描时ASIR均设为50%.记录并分析各组图像噪声值、图像质量评分、图像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差异.结果 本组各期(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图像质量均可满足诊断需要并获得最终诊断;A组图像质量评分为(4.9±0.3)分,显著高于C组和D组[分别为(4.4±0.4)分和(3.8±0.4)分,P<0.05],图像噪声值为(9.5±0.9)HU,显著低于B组、C组和D组[分别为(12.4±1.0)HU、(14.1±1.1)HU和(16.3±1.1)HU,P<0.05];B组图像质量评分为(4.8±0.3)分,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5),图像噪声值为(12.4±1.0)HU,显著低于C组和D组(P<0.05);A组DLP和ED分别为(253.2±100.8)mGy-cm和(3.8±1.6)mSv,显著高于C组[分别为(174.5±80.2)mGy-cm和(2.6±1.1)mSv,P<0.05]或D组[分别为(128.50±60.4)mGy-cm和(1.9±0.9)mSv,P<0.05];B组DLP和ED分别为(246.2±93.1)mGy-cm和(3.7±1.3)mSv,显著高于C组或D组(P<0.05).结论 采取多层螺旋CT ATCM和ASIR技术检查HH患者在平扫和动脉期将NI设为9时,虽可提高图像质量,但辐射剂量偏高,而在静脉期和延迟期分别设定NI为11和13时,虽所获得的图像质量稍差,但并不影响诊断,而辐射剂量相对较小,值得临床斟酌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