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桃梨之争'的美学蕴涵——朱湘译诗中文化意象传递的现代诠释

'桃梨之争'的美学蕴涵——朱湘译诗中文化意象传递的现代诠释

         

摘要

20世纪20年代初期,朱湘在翻译布朗宁《异域乡思》时,将"梨花"译成了"夭桃",引起了译界一场持续近一个月的争论.仔细分析可见,提出异议的一方原来持"原作中心论",质疑译文对原文的忠信问题.而译者之所以改换意象,除押韵的原因外,还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诗学传统.他选取了一个中国读者更为熟悉也更乐意接受的意象,以充分实现"立象以尽意"的目的.在现今重视描写、面向译文、侧重功能的多元系统理论观照下,这一用意更为清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