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花生学报》 >蛴螬危害花生产量损失调查及发生因子分析

蛴螬危害花生产量损失调查及发生因子分析

         

摘要

为摸清不同虫口密度下蛴螬对花生产量造成的危害和减产情况,在山东、江苏、安徽三省六地进行了蛴螬危害花生致使产量损失的田间试验,并进一步分析了耕作方式、施肥、作物布局对蛴螬虫口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地区花生田蛴螬虫口密度存在较大差异,在3.50~56.67头/m2间,因蛴螬造成的产量损失率在1.47%~48.29%;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除蛴螬虫口密度相对较小的山东潍坊寒亭区和安徽合肥肥西县两个试验点外,其他各试验点蛴螬防治区与未防治区的花生产量均有显著性差异.在玉米—小麦—花生轮作区,免耕田蛴螬虫口密度最高,达9.86头/m2,翻耕田虫口密度其次,为6.96头/m2,休耕田虫口密度最低,为4.76头/m2.施肥种类对蛴螬虫口密度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施用鸡粪和草木灰田花生蛴螬虫口密度最高,而牛粪、羊粪相对较低.作物布局对蛴螬虫口密度影响较大,其中杨树—花生间作、梨树—花生间作田蛴螬虫口密度分别为29.75头/m2、28.00头/m2,显著高于纯花生种植区(16.50头/m2).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