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论音乐接受中的“貌合”与“神似”问题——兼论贡布里希的“面貌相像论”及音乐与绘画的艺术通感

论音乐接受中的“貌合”与“神似”问题——兼论贡布里希的“面貌相像论”及音乐与绘画的艺术通感

         

摘要

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面具与面容"一文中论述了存在于视觉艺术中的"面貌相像性"问题,这一问题在音乐的感知、理解与表演过程中也有相应的体现。尽管"面貌相像性"普遍存在于音乐与绘画之中,但这两门艺术都不是以"貌合"而是以"神似"作为其艺术价值的评判准绳。"相像性"(指向面容)与"差异性"(指向面具)都是我们创作和感知艺术的基本方式。不论是追求相像性(共同性),还是凸显差异性(独特性),其最终目标都在于"传达神韵",而神韵的传达是依靠"捕捉"(发现)而不是依靠"建构"(发明)的。这是音乐与绘画所共有的"传神"之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