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D47敲除对小鼠颅脑创伤后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CD47敲除对小鼠颅脑创伤后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摘要

目的:研究整合素相关蛋白(IAP)CD47敲除对小鼠颅脑创伤(TBI)后血管生成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内实验,采用液压颅脑打击仪制备成年C57BL/6小鼠TBI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TBI组。TBI后24 h取小鼠脑组织测定脑组织含水量,采用伊文思蓝(EB)注射法检测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即EB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蛋白表达水平。体外实验,选用CD47敲除同时内源性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C57BL/6小鼠(CD47KO-GFP组)和野生型C57BL/6小鼠(野生型组),采用液压颅脑打击仪分别制备TBI模型,分离脑组织中微血管内皮细胞,并混合培养,荧光显微镜下观察TBI后小鼠脑组织中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再生和血管生成能力,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小鼠损伤部位脑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和EB水平明显增加(P<0.05或P<0.01)。HE染色,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小鼠脑组织结构无法辨认,出血点明显。免疫荧光染色,TBI组小鼠脑组织中VEGFR1和CD3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与野生型组比较,CD47KO-GFP组小鼠脑组织中参与血管生成的微血管内皮细胞百分率明显增加(P<0.05)。免疫荧光检测,与野生型组比较,CD47KO-GFP组小鼠脑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中NF-κB活化状态明显降低。结论:TBI后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明显增加,损伤脑组织的血管生成增强,CD47敲除有利于TBI后血管新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