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弋阳腔活化石大腔戏传承与传播动力略论

弋阳腔活化石大腔戏传承与传播动力略论

         

摘要

大腔戏产生于明代,因大锣大鼓唱大戏,大嗓子唱高腔的特点而得名,是弋阳腔的活化石.至今福建省永安市丰田村、大田县岬头村、黎坑村、德安村都还有保存,每年都有演出.与地方民俗宗教信仰的结合,独具特色的宗族传承,严苛的拜师学艺传袭形式,灵活的唱腔、粗犷的风格,以及文字、道具的保存和强大的社会功用,是大腔戏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因而使大腔戏得以传承与传播.对大腔戏传承与传播动力的个案研究,可为保护地方古老戏剧提供宝贵的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