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主体性”的张扬与膨胀——“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我国美学文艺学影响的反思

“主体性”的张扬与膨胀——“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我国美学文艺学影响的反思

         

摘要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我国美学、文艺理论的建构与发展中产生了特殊的影响。一方面,为了克服某些理论倾向中较为僵化、机械的毛病,"西马"强调了"主体性"维度,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有意义、有必要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说,也许是矫枉过正的原因,对以人为中心的"主体性"、"人道主义"等的强调,都走向了极端,把"主体性"的张扬变成了"主体性膨胀";而人道主义则变成了"抽象的人性论"。不顾或忽略"自由"以及实践"主体"的各种形式的决定论,抛弃彻底唯物主义的客观物质世界一元本体观,无视人的主体的历史性,"主体性"张扬就遇到了危机,走向了另外一种极端——从否定任何主体性的"庸俗马克思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教条主义的极端,走向了主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纯粹的唯我论、非理性主义,甚至走向一种宿命论的极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