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縢》“予仁若考”解

         

摘要

《尚书·费誓》记西周早期的鲁侯伯禽向奴隶主贵族宣布军中纪律:不许窝藏别的奴隶主走失的牲口和逃亡的奴隶。誓辞中列举走失的财物为“马牛其风,臣妾逋逃”,次序先是马,次是牛,再次是臣(男性奴隶),最后是妾(女性奴隶);这一次序是按价值贵贱安排的,奴隶比马牛贱。 郭沫若《屈原研究·屈原的时代》引用了一篇古器铭文,解释说:“由这段铭文看来,可以知道在孝王时有奴隶人口的公然贩卖。……实物交易时奴隶五人只值得一匹马和丝一束,便是五个人的价值仅仅抵得上一匹马。”孝王时已是西周中期,迟于伯禽二百多年。当时生产力仍然落后,一个奴隶生产的物质财富不如一匹马多,因此要五个奴隶才能抵一匹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