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5株枣果实采后病原真菌分离鉴定及rDNA ITS区序列分析

5株枣果实采后病原真菌分离鉴定及rDNA ITS区序列分析

         

摘要

枣果实皮薄肉厚、细嫩多汁,不仅在采后运输中易损坏,也极易受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对造成枣果实采后腐烂变质的病原真菌进行分离筛选,结合形态学观察、真菌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的序列分析构建进化树,同时进行菌株的回接及病斑病症的验证,最终从采后贮藏过程中自然发病的冬枣和骏枣果实上分别分离到3株(221^(#)、227^(#)、232^(#))和2株(229^(#)和230^(#))丝状病原真菌。经形态学初步鉴定菌株221^(#)和227^(#)为镰孢菌,229^(#)和232^(#)为葡柄霉,230^(#)为短柄霉属真菌,通过rDNA ITS区序列分析,鉴定221^(#)为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227^(#)为变红镰孢菌(Fusarium incarnatum),229^(#)为番茄匍柄霉(Stemphylium lycopersici),230^(#)为产酶短梗霉(Aureobasidium proteae),232^(#)为葡柄霉(Stemphylium armeriae)。目前这5种病原真菌均未发现可导致枣果实采后病害发生的报道,其中Stemphylium armeriae未见引起植物病害的报道。通过挖掘出更多的引起枣果实病害的病原真菌种类,希望为枣果实病害生物防治措施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