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环境昆虫学报》 >孟氏隐唇瓢虫气味结合蛋白ComOBP1基因的克隆和时空表达

孟氏隐唇瓢虫气味结合蛋白ComOBP1基因的克隆和时空表达

         

摘要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孟氏隐唇瓢虫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 Mulsant中成功克隆出气味结合蛋白(ComOBP1)基因的全序列(Genbank登陆号:KU170686).ComOBP1基因全长922 bp,包括5'端长为40 bp的非编码区域(UTR),及3'端长为462 bp的UTR,开放阅读框ORF长为420 bp,编码139个氨基酸,预测的分子量为15.516 kDa,等电点pI为6.57,存在AATAAA加尾信号.N-末端疏水区包含由20个氨基酸构成的信号肽,无跨膜结构,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属于Minus-C OBP,也是在孟氏隐唇瓢虫中发现的第一个Minus-C OBP.氨基酸序列中有且仅有一个N-糖基化位点为62 NLSA,并存在2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与其它昆虫的Minus-C OBPs进行同源性比较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与同为鞘翅目Coleoptera昆虫的同源性较高.利用Real-time PCR、RT-PCR技术对CmonOBP1基因在孟氏隐唇瓢虫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组织,不同营养条件及不同食性下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CmonOBP1基因在整个发育阶段均有表达,雄性成虫期具有最高表达量,且多在成虫的头部及翅部表达.当营养条件发生变化时,表达丰度不会发生变化,当猎物由天然猎物柑橘粉蚧Planococcus citri Risso变成碗豆 修尾蚜Megoura japonica Matsumura时,表达量会明显下降.该结果表明,孟氏隐唇瓢虫的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组织及猎物种类会影响CmonOBP1基因的表达,从而进一步影响其嗅觉行为.同时,CmonOBP1基因可能在雄虫相关的信息素感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著录项

  • 来源
    《环境昆虫学报》 |2016年第2期|249-260|共12页
  • 作者单位

    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演化与保护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510275;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东省农业害虫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广州510260;

    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演化与保护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510275;

    根特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植物保护系,比利时根特市B-9000;

    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演化与保护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510275;

    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演化与保护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51027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昆虫遗传学;生物防治;
  • 关键词

    孟氏隐唇瓢虫; 气味结合蛋白; CmonOBP1基因;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时空表达;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