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高、低Cd积累水稻和小麦籽粒中Cu、Zn的富集特性

高、低Cd积累水稻和小麦籽粒中Cu、Zn的富集特性

         

摘要

Cu、Zn含量过低不仅直接关系到稻麦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籽粒的营养品质,而且与人类的饮食健康密切相关.采集我国水稻优势产区典型土壤,选择Cd高、低积累性明显不同的水稻和小麦品种各2个,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稻-麦轮作体系下植物可食部分Cu、Zn吸收性差异.结果表明,高、低Cd积累水稻糙米Cu平均含量分别为5.07和5.75 mg·kg-1,Zn平均含量分别为42.10和33.60 mg·kg-1,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高、低Cd积累小麦籽粒Cu平均含量分别为4.37和4.94 mg·kg-1,Zn平均含量分别为34.40和35.40 mg·kg-1,差异不显著.高、低Cd积累小麦籽粒Cu、Zn含量差异不显著,可能与小麦籽粒Cu、Zn变异系数大多属于强变异有关.稻麦籽粒对Zn的富集系数均高于Cu;对于东北地区土壤,高和低Cd积累水稻糙米Cu、Zn富集系数分别为0.31、0.73和0.41、0.64,而高和低Cd积累小麦Cu、Zn富集系数分别为0.19、0.44和0.22、0.42,即糙米Cu、Zn富集能力显著高于小麦.因此,与小麦相比,在北方种植水稻能更有效地提高Cu、Zn在作物中的富集.上述结果表明,从稻麦的安全品质和营养品质方面考虑,种植高、低Cd积累稻麦不会导致Cu、Zn含量过低而引起营养失衡.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年第3期|385-391|共7页
  •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农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08;

    贵州大学农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08;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08;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 关键词

    水稻土; 水稻; 小麦; Cd积累性; Cu; Zn; 吸收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