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眼科杂志》 >不同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预测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屈光度的准确性比较

不同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预测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屈光度的准确性比较

         

摘要

目的比较SRK/T、Haigis、Hoffer Q、Holladay 2、Barrett UniversalⅡ五种不同人工晶状体(IOL)度数计算公式预测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屈光度的准确性。方法前瞻性病例研究。选择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的患者50例(80只眼)。术前通过IOL Master 700检查,分别用五种IOL度数计算公式(SRK/T、Haigis、Hoffer Q、Holladay 2、Barrett UniversalⅡ)计算IOL度数,记录术前理论预测屈光度,术后随访3个月,用专业自动电脑验光仪测量术后实际屈光度数,屈光度数用等效球镜(SE=球镜+1/2柱镜)表示,计算术前预留与术后实际屈光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即平均绝对误差(MAE)。根据眼轴长度(AL)将患者分为26 mm≤AL0.05),Hoffer Q公式表现最差(P30 mm的患者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