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内科杂志》 >渐进式缺血后适应再灌注方式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的影响

渐进式缺血后适应再灌注方式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渐进式缺血后适应(GIP)再灌注方式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105例急性STEMI患者,根据不同急诊PCI手术方式随机分为3组,常规PCI组、缺血后适应(IP)组和GIP组,每组35例.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肌钙蛋白I(cTnI)峰值、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ST段回落(STR)、术后校正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帧数(CTFC)和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并随访患者术后1年状况.结果 3组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CK-MB峰值、cTnI峰值、术后CTFC、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IP组STR率≥50%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随访1年,3组患者LVEF、出现心绞痛、非致死性心律失常、非致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再发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两组相比,GIP组LEVF、出现心绞痛、非致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PCI时IP能够降低心肌再灌注损伤、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改善心功能及预后,GIP则更有优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