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灰色地带”校园欺凌:青少年主体视角下的新解读

“灰色地带”校园欺凌:青少年主体视角下的新解读

         

摘要

学术界常用故意伤害性、权力不对等和重复发生性这三个基本特征来界定欺凌。不完全符合上述三大特征的“灰色地带”是欺凌界定的难点。本研究基于青少年主体视角,运用地位关系理论,深度剖析最具争议的“灰色地带”校园欺凌。研究发现,从欺凌角色来看,“灰色地带”校园欺凌具有不同的意涵:欺凌者为彰显地位而发起“炫酷”的欺凌,受害者受制于弱势地位和朋友关系而容忍甚至否认欺凌,旁观者达成受害者“有错”共识而参与群体欺凌,进而造成欺凌的升级。“灰色地带”校园欺凌是优势一方为了彰显地位或融入群体等自利目的,采取了一系列行为,最终对弱势一方造成伤害的事件。它得以持续和发酵的关键因素在于,卷入其中的青少年受到地位分化、朋友关系等同伴群体环境和不平等的社会性别规范、忽视微小暴力和追求支配地位等宏观社会情境的影响,并未意识到相关事件属于欺凌,且不能运用欺凌话语来定义并应对相关经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