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檀香组培苗瓶外微扦插研究

檀香组培苗瓶外微扦插研究

         

摘要

【目的】开展檀香组培苗瓶外微扦插研究,旨在解决组培苗规模生产的关键问题,推动檀香优良无性系的推广应用。【方法】以1号无性系为试材,通过糖质量浓度以及NH_(4)NO_(3)与KNO_(3)质量浓度的对比试验,分析瓶苗的生长状况,确定预生根培养基;通过基质配比和预生根苗高的对比试验,分析基质和苗高对微扦插生根率及根系状态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微扦插基质配比和预生根苗高。进一步以1、12、18、19、21、22号等6个优良无性系为材料,验证预生根培养基效果,对比分析6个无性系的微扦插生根难易程度。【结果】蔗糖质量浓度以及NH_(4)NO_(3)与KNO_(3)质量浓度对檀香瓶苗生长和落叶影响显著(P<0.05);瓶苗高度和落叶率随着蔗糖质量浓度的升高分别呈现先增后降和降低的趋势,随着NH_(4)NO_(3)质量浓度的增加呈现增大和先降后升的趋势,随着KNO_(3)质量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或先稳定后升高的趋势;采用40 g·L^(-1)蔗糖、660 mg·L^(-1) NH_(4)NO_(3)及1520 mg·L^(-1) KNO_(3)开展预生根培养,其瓶苗生长旺盛且不落叶,为适宜的预生根培养基。基质和瓶苗高度显著影响檀香微扦插生根率和根系发育;微扦插生根率随黄心土比例增加、蛭石减少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应用蛭石、泥炭土和黄心土混合基质(6∶1∶3,V/V),微扦插生根成活率最高(68.08%),为檀香微扦插的适宜基质。微扦插生根率随着瓶苗高度的增大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以4.6~5.0 cm高瓶苗的生根效果最好。不同无性系之间,以18号无性系微扦插生根率最高(87.12%),其次是21号(70.79%)及1号(68.23%)无性系。【结论】通过组培生产预生根瓶苗,再进行瓶外微扦插的檀香无性系苗木培育方案是可行的。建议生产上采用18号、21号和1号优良无性系予以推广,以解决檀香良种壮苗的规模化供应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