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将军制度述略

         

摘要

"将军"官号产生于先秦,秦汉之际出现了若干有级别差异的将军名号(将军号),但尚未形成将军等级制度。"将军"属于西汉官僚集团的有机构成部分,是掌握重兵承担京师保卫或出外指挥征战的最高级别武官的统称。西汉一朝并无固定常设的将军,以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及左、右、前、后将军等位高权重且较为常见,钱大昕将西汉将军分为"出征暂置"及"京师掌兵"两类,当代学者亦踵其说。西汉一代共设置过四十余个将军名号,其命名方式包括:1.以其所统兵种命名;2.以其承担的任务命名;3.以征伐目的地命名;4.以褒扬、称赞之词命名。后世新设将军名号多以最后一种方式生成。取代太尉之职的大司马为西汉最高武官,汉武帝以大司马冠将军,进一步提高其尊崇地位。大司马所冠将军包括大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车骑将军,以大司马冠车骑将军较为普遍。将军在西汉中朝官中所占比例甚重,尤以大司马大将军(或大司马车骑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领尚书事权位最重,昭宣以降权臣多任其职,掌握朝廷最高军政权力,成为实际上的最高决策者。西汉将军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与时局特别是战争形势关系密切。西汉末年及新莽时期的政局动荡和严峻的边防形势,促使新的将军名号大量出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