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DGT和化学提取法评价贵州赫章土法炼锌区污染土壤中镉的植物吸收有效性

DGT和化学提取法评价贵州赫章土法炼锌区污染土壤中镉的植物吸收有效性

         

摘要

以马铃薯、白菜和玉米为典型作物,以贵州省赫章县“土法炼锌”冶炼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为供试土壤,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五种传统化学提取剂(HNO3、DTPA、LMWOAs、HC1和CaCl2)和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DGT)对土壤Cd的植物吸收有效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法炼锌”影响区土壤总体呈碱性;马铃薯与白菜可食部位对供试土壤Cd的富集系数基本相同,而玉米籽粒对供试土壤Cd的富集系数远小于块茎类和叶菜类,马铃薯、白菜和玉米的富集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105 3、0.105 8和0.007 9;一元线性与二元回归表明DGT测定土壤有效Cd含量与作物可食部分Cd含量相关系数大于五种传统化学提取剂;五种提取态中,CaCl2提取态测定有效态Cd也可较好预测马铃薯和白菜可食部分Cd含量(R2adj分别为0.805和0.808),HNO3提取态测定有效态Cd也可较好预测三种作物可食部分Cd含量(R2adj分别为0.822、0.874和0.764).在本实验条件下,DGT技术评价“土法炼锌”冶炼区土壤镉植物吸收有效性效果优于五种化学提取态,但考虑不同作物类型,土壤pH因素以及操作的简单快捷性,CaC12提取态和HNO3提取态也可成为预测重金属冶炼区复合污染碱性土壤Cd的植物吸收有效性的方法.

著录项

  • 来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年第10期|1992-1999|共8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贵州师范大学 贵阳550001;

    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贵阳550000;

    贵州师范大学 贵阳550001;

    贵州师范大学 贵阳55000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 关键词

    化学提取剂; 梯度扩散薄膜技术; 复合污染; 镉; 植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