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贵州西部土法炼锌尾矿(渣)资源潜力调查评价与再利用研究

贵州西部土法炼锌尾矿(渣)资源潜力调查评价与再利用研究

摘要

有色行业每年产生大量的废料或废弃物,其中一部分属于危险废物,如果不加以回收利用,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造成环境的污染(刘志强等,2016).在云南、贵州和四川的交界地区有着丰富的铅锌矿资源,由于历史原因,这一带遗留了成千上万的土法炼锌窑点.其中在贵州省赫章-威宁一带,土法炼锌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清末明初时期,至本世纪2000年土法炼锌生产活动才得以结束.因此,贵州省赫章-威宁一带积累了大量的土法炼锌尾矿(渣),不仅表现在尾矿(渣)堆积面积大,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同时这些尾矿(渣)伴生诸多有价元素(吴攀等,2002;杨元根等,2003;邓秋风,2013),为潜在的有色金属资源.赫章一威宁土法炼锌尾矿(渣)中Zn, Pb和Ag资源潜力巨大,尤其是Zn资源基本达到中型矿床规模。元素赋存状态表明,废渣在1150°C下还原焙烧后,Zn挥发率均达到90%以上,Pb的挥发率也达到85%以上。锌铅以金属氧化物的形式在收尘设备中得到收集。在目前的技术条件能够对土法炼锌尾矿(渣)中的有用组分Zn和Pb进行回收。此外,对还原焙烧后的残渣进行浸出毒性检测,远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因此,对土法炼锌尾矿(渣)进行综合回收利用,不仅能够使得尾矿变废为宝,同时解决了土地占用和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