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历史地理研究》 >16-19世纪欧洲对东北亚海域地名的认识及其命名方式的东来:对欧洲和东北亚古地图的分析

16-19世纪欧洲对东北亚海域地名的认识及其命名方式的东来:对欧洲和东北亚古地图的分析

         

摘要

因空间距离过远,欧洲地理学家对东北亚海洋地理空间的了解,经历了漫长的时间,19世纪后期才有了较正确的认识。受此影响,当欧洲出版的世界地图开始出现日本海海域时,这一海域的岸线、岛屿、水域在地图上长期呈现错误和混乱状态,在今日本海海域的命名上即有来自中国并为朝鲜人沿用的东海、朝鲜人的高丽海(朝鲜海),也有欧洲人提出的日本海,直到1824年世界地图在此海域标注'日本海'的做法才在欧洲获得多数人的认同。另一方面,17世纪初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庞迪我、艾儒略等人进入中国,开始将西方的地理知识传入中国。世界最早的将今日本海海域标注为'日本海'的地图,系1602年利玛窦绘制、中文出版的《坤舆万国全图》。1623年艾儒略增补形成的《职方外纪》也在中国出版,除了介绍世界地理,也介绍西方以海旁的州名加'海'字的海域命名方法;为便于中国人理解,又将中国置于地球中心,采用中国传统的按方位命名海洋的做法。利玛窦是在欧洲地理学界对东北亚了解有限的情况下来到中国,其'日本海'地名采用欧洲人的'按州域命名'的做法,但将'日本海'标注在今日本海海域则是他来华以后的个人所为。在此后的二百年中,中国、朝鲜、日本都没有采用利氏提出的'日本海'一名,直到19世纪前后这一地名重新自欧洲传入日本。1855年日本地理学家山路谐孝修订高桥景保《新订万国全图》,在自己编成的《重订万国全图》上将原图中的'朝鲜海'改为'日本海',并移到海域之中,此后这种做法为日本各界所接受。随着西方列强在东方活动的加剧以及与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走上的扩张之路相结合,'日本海'这一海域地名逐渐压倒'高丽海''东海'这两个海域地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