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贵州医药》 >四种冷冻保护剂深低温保存人小口径动脉的实验研究

四种冷冻保护剂深低温保存人小口径动脉的实验研究

         

摘要

目的 评估二甲基亚砜、甘油、丙二醇、乙二醇四种冷冻保护剂在深低温保存人小口径动脉时的保护效果,筛选合适的人小口径动脉冷冻保护剂及其配比浓度,为血管深低温保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遵医五院行截肢术后的小口径动脉45个片段,每一片段0.5cm,将45个片段按冷冻保护剂的类型和浓度随机分为9组(8个实验组,1个对照组),每组5个片段,分别为:二甲基亚砜30%组、二甲基亚砜40%组、甘油30%组、甘油40%组、丙二醇30%组、丙二醇40%组、乙二醇30%组、乙二醇40%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别使用不同浓度及类型的冷冻保护剂深低温保存30天,对照组不添加冷冻保护剂深低温保存30天.快速复温后石蜡包埋并制片,运用HE染色法观察人小口径动脉的组织结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人小口径动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组织结构变化和VEGF的表达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各组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1.HE染色结果:对照组见内皮细胞大片脱失,内膜结构紊乱,内弹性膜大片断裂、缺失,平滑肌结构损伤;30%乙二醇组见内皮细胞大片脱失,内弹性膜部分断裂、缺失,平滑肌结构部分破坏;40%乙二醇组见内皮细胞大片脱落,部分内弹性膜出现断裂,侵及平滑肌细胞结构;30%丙二醇组见内皮细胞存在小片状脱失,内皮细胞与内弹性膜间有部分空隙,内弹性膜偶见断裂;40%丙二醇组见内皮细胞存在局部脱失,内皮细胞与内弹性膜间有少部分空隙,内弹性膜无断裂;30%甘油组见内皮细胞散在脱失,内皮下层与内弹性膜间见个别空隙,平滑肌细胞结构良好;40%甘油组见内皮细胞连续,内皮下层、内弹性膜及平滑肌细胞结构良好;30%二甲基亚砜组见内皮细胞点状脱落,内弹性膜、中层平滑肌细胞排列规则;40%二甲基亚砜组见内皮细胞连续,排列规则有序,内皮下层、内弹性膜及平滑肌细胞结构良好.2.VEGF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在保护剂浓度分别为30%和40%时,与对照组比较,甘油组、二甲基亚砜组、丙二醇组三组小口径动脉VEGF平均光密度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乙二醇组小口径动脉VEGF平均光密度值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乙二醇组比较,二甲基亚砜组、甘油组、丙二醇组三组小口径动脉VEGF平均光密度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丙二醇组比较,甘油组、二甲基亚砜组二组小口径动脉VEGF平均光密度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甘油组相比较,二甲基亚砜组小口径动脉VEGF平均光密度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保护剂浓度的增加,二甲基亚砜组、甘油组、丙二醇组小口径动脉VEGF平均光密度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二醇组小口径动脉VEGF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二甲基亚砜、甘油、丙二醇对人小口径动脉的深低温保存有保护作用,乙二醇的冷冻保护作用不明显.2.二甲基亚砜对人小口径动脉的冷冻保护效果较甘油、丙二醇和乙二醇好.3.浓度不同时,冷冻保护剂对人小口径动脉的保护效果不同.

著录项

  • 来源
    《贵州医药》 |2021年第7期|1024-1029|共6页
  • 作者单位

    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烧伤整形手外科 广东珠海519000;

    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烧伤整形手外科 广东珠海519000;

    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烧伤整形手外科 广东珠海519000;

    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烧伤整形手外科 广东珠海519000;

    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烧伤整形手外科 广东珠海5190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生物医学工程;
  • 关键词

    冷冻保护剂; 小口径动脉; 深低温保存;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