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古义、真义与大义:以诠释范式为中心看中国古代思想文本的意义生成

古义、真义与大义:以诠释范式为中心看中国古代思想文本的意义生成

         

摘要

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是在传统的思想文本中发现和汲取面对当代学术问题的思想资源,重新诠释当代学术问题的内涵与思考进路,从而实现从传统到当下的连接,说明不同世代的思想体系的共同基础。因此,哲学史就是不断向传统思想文本的回归,而具体哲学研究工作则是围绕着对思想文本的解说和分析展开的。思想文本的诠释者是以"本义"或"真实内涵"为目标的文本分析,并有意或无意地完成自身思想观念的表达。在关于文本存在着"原初内涵"、"思想内容"或"原本含义"共识的前提下,不同的诠释者通过对文本的诠释和解读生成迥异的文本内涵,并以此完成自身观念表达和思想建构。我们将通过古义、真义与大义的简单分梳,建立从古义到大义、从大义到真义的两种不同理解进路,并且说明三者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及其在思想文本的诠释实践中的运用。对于古典文本的解释既是有限度的返本,也是必然的开新。对古义和原义的探究,并不能避免自觉或不自觉的"自成其理"的建构性;对于中国古代思想文本的任何当代诠释也不能无视古义与原义的界限。在返本达义和开新自足之间,借由思想文本的解读,可以展开的哲学和思想史探讨将形成一个更具张力的诠释学论域,而对于这一论域的自觉是保持中国哲学理论活力的重要前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