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岭南医家苏世屏《伤寒论原文真义》学术思想研究
【6h】

岭南医家苏世屏《伤寒论原文真义》学术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结果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第三节 岭南伤寒发展脉络的文献综述

第一章 苏世屏生平及其著作简介

第一节 苏世屏生平及《伤寒论原文真义》

第二节《伤寒论原文真义》成书时代和学术背景

一、成书时代

二、学术背景

第二章《伤寒论原文真义》的体例及其特点

第一节《伤寒论原文真义》的体例

第二节《伤寒论原文真义》的编次特点

一、采用逐节串注,免疏漏之虞

二、参照陈修园和唐容川,以六经为中心分卷

第三节《伤寒论原文真义》的注释方法

一、以经解经

二、以论释论

三、以临证释论

第四节 在校注《伤寒论》中维护旧论,重视文法,反对删改移易

第三章《伤寒论原文真义》的学术思想——气化与形质

第一节 用气和形的两个层面认识万事万物,指出气化确有其物

第二节 从形气两个层面,阐述六经气化学说

一、从气化的层面,分析人身气的组成种类

二、从形质的层面,分析人身气化的物质基础,重申经隧这一重要形质

一、气化与形质的关系

二、人体中气化与形质互动组成模型--标本中气理论

第四章 气化与形质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第一节 伤寒中一切病症的因本经经气自病

第二节 太阳伤寒为基础,叙述一切六经疾病

一、风寒为一体,风为寒之标,寒为风之本

二、中风证在三阳经中出现较多,其后三阴经均以伤寒证为主

第三节 从气化学说入手,分析全论的条文

第四节 气化学说分析《伤寒论》方剂

一、标本阴阳解释方剂组成功用

二、多方相互比较

三、用形质来解释伤寒论方中药物的作用

第五节 六经气化中传变的特点和次序

第六节《伤寒论原文真义》中所用脉诊

一、三部九候脉法中将人迎脉变为趺阳脉

二、论中“脉阴阳”均是有所指

三、独取寸口脉法

第七节 气化思想对阴阳学说的分析

第一节 不赞同张志聪所论形质

一、未分清经隧与血脉,随文敷衍

二、误认为脉中只有营气,没有营血

三、误认为经隧为十二经别之大络

第二节 对唐容川不明气化与形质区别的批判

第六章 苏世屏对师父黎庇留的继承与发展

第一节 师徒两人学术观点相同处

一、同用气化思想解释《伤寒论》条文

二、在对待温病的态度

三、重视辨证论治

第二节 师徒两人学术观点不同处

一、在气化思想的认识有所区别

二、在传经问题上,两者截然相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苏世屏,号离尘。近代岭南伤寒派医家。其代表作《伤寒论原文真义》共8卷17万字。全书诠释《伤寒论》用六经气化学说,进一步提出气化与形质的关系,并在气形两个方面对书中理法方药进行解释。
  目前关于岭南伤寒医家苏世屏的及其著作《伤寒论原文真义》研究甚少,该书出版后未能广为人知。苏世屏《伤寒论原文真义》的学术思想产生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带有时代的烙印,对当时推动岭南医学乃至中医学有一定意义,为当今岭南中医药乃至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借鉴。本论文研究《伤寒论原文真义》书中伤寒学术观点,立足书中核心思想——气化和形质的思想作出探讨。
  方法:
  1.文献分析法:包括文献的查找,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汇编等。
  本论文所使用的方法基本是文献分析法,如有关阐述气化学说相关医家著作资料的收集汇总。并且按照医史文献的传统研究方法,重视一手资料的收集、整理。如联系苏世屏再传弟子方恩泽医生,查阅复印苏世屏遗留的手稿并对其进行访谈。
  2.理论评述法:是采用归纳分析、归纳演绎、传统阐释、相关对比等方法。
  理论评述法是本论文对苏世屏《伤寒论原文真义》学术思想的主要方法。其中参照了采用气化学说的医家著作学术观点的对比,提炼归纳书中内容并分点阐述。如参考《张志聪医学全书》、《陈修园医学全书》、《唐容川医学全书》《伤寒论崇正篇》等。
  成果:
  苏世屏《伤寒论原文真义》这部医学著作所表达的学术思想,属于维护旧论派,其中又是维护旧论派中持气化学说的医家。继承并发扬了六经气化学说,原书体例参照陈修园《伤寒论浅注》的编次特点,并且以六经思想为核心对其进行分章节。并且用“以经注经”、“以论释论”“以临证解论”的方式对《伤寒论》进行注释。
  苏氏先从气化形质两个层面分析人体中气的种类——经气和谷气,不同的形质系统——五脏六腑、经隧、经筋、经络、血脉,揭示出六经本标中气理论。病因为人体正气不足,太阳经经气阴阳失衡,导致六淫中寒邪侵袭。本气不足是致病的本因,而寒邪是六淫致病之首,其他燥湿热邪气则需通过寒邪带领才能进入人体致病。后续的病机变化则是有关传经的问题。病邪进太阳经经气层后,则进入到他经,苏氏归纳为有“转”和“属”,并且探索了《伤寒论》中传经的方式和日数,归纳了传经与日数的规律。这是一个创新点。因此,苏氏认为,《伤寒论》以太阳伤寒为主要之立说,以寒之标气中风为分说,以合病并病为合说。
  结论:
  苏世屏《伤寒论原文真义》中的学术思想继承了“钱塘二张”为代表的维护旧论派,并发扬了维护旧论派中用六经气化思想来解释《伤寒论》。加上西医逐渐普及的背景下,更明辨中医中气化与形质之别,与西医系统的比较阐述了《伤寒论》的理论体系,对岭南伤寒的发展有一定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