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 >后冷战时期中国在东北亚的外交政策

后冷战时期中国在东北亚的外交政策

         

摘要

冷战后中国在东北亚的外交政策主要取决于四个关键因素:实力政治或均势政治、经济相互依赖、民族主义和政治领导.这些因素如何发挥影响以及如何组合,将决定中国外交政策是走迁就、合作路线还是独断、对抗路线.中国的实力政治是更多受制于经济的相互依赖,还是更多地被民族主义行为支配,将使中国外交政策摇摆于合作和独断路线之间.鉴于中国领导层内部存在一种坚定不移的共识,即为了政治合法性必须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我们可以预言,中国领导层更倾向于推行稳健的实力政治,将实力政治置于均势政治的指导之下,使之受制于日益提升的经济相互依赖.因此,迁就、合作的行为路线更有可能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常规路线,尽管中国核心国家利益面临挑战时仍有可能摆向独断、对抗的行为路线.

著录项

  • 来源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 |2008年第1期|183-198|共16页
  • 作者

    李镐铁; 甄妮;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