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食品科学》 >猕猴桃皮多酚对高脂膳食大鼠脂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

猕猴桃皮多酚对高脂膳食大鼠脂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

         

摘要

目的:探讨猕猴桃皮多酚(kiwifruit peel polyphenols,KP)对高脂膳食大鼠脂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高脂膳食组(HF组)以及猕猴桃皮多酚低(LKP)、中(MKP)、高(HKP)剂量干预组.连续灌胃9周后,宰杀大鼠,测定肝指数、脂肪指数,肠系膜脂肪、腹部脂肪、睾肾周脂肪质量,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浓度以及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A-carboxylase,ACC)、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yl transferase 1,CPT-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HF组相比,干预组的肝指数以及MKP、HKP组脂肪指数显著降低(P<0.05);MKP、HKP肠系膜脂肪、睾肾周脂肪质量较HF组显著下降(P<0.05),腹部脂肪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干预组血清TG、LDL-C浓度显著下降(P<0.05);MKP、HKP组的TC、FFA浓度显著下降、HDL-C浓度显著上升(P<0.05);脂肪合成相关基因(ACC、FAS)表达显著下调(P<0.05);脂肪分解相关基因CPT-1以及MKP、HKP组PPAR-α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猕猴桃皮多酚能够缓解高脂膳食导致的脂代谢紊乱,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肝脏脂肪酸的合成,以及促进脂肪酸的氧化分解有关.

著录项

  • 来源
    《食品科学》 |2020年第17期|196-201|共6页
  • 作者单位

    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环境污染与疾病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贵州 贵阳 550025;

    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环境污染与疾病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贵州 贵阳 550025;

    贵州医科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贵州医科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贵州医科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营养生理学;
  • 关键词

    猕猴桃; 多酚类化合物; 高脂膳食; 脂代谢;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