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民族艺术研究》 >民族电影景观符号的表征作用及其建构轨迹——以“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例

民族电影景观符号的表征作用及其建构轨迹——以“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例

         

摘要

少数民族电影镜像在电影叙事、主题表达的过程中,凸显唯少数民族地区所独有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赋予银幕多元文化繁荣的魅力.“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所呈现的异域景观符号在为实体景观增加新意象的同时,也为电影营造意味情境,助推情节叙事,并为民族形象提供身份确认场景.由此,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生活中的实体景观,在民族电影中,这些景观符号经电影光影技术刻画出由物态符号到艺术符号再到文化象征符号的建构轨迹.在市场化、国际化大背景下,理应重视视觉消费中景观符号的民族文化表达,令其在给予观众视觉美感享受的同时,传递影片内涵,弘扬民族传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