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基于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净化的漂浮植物生态治理工程模式比较研究

基于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净化的漂浮植物生态治理工程模式比较研究

         

摘要

为了减少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直接排放后对受纳水体造成的污染负荷和生态毒害,应该进一步的深度处理尾水.利用漂浮植物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和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构建两种三级串联净化塘生态治理工程模式深度净化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即单一种养水葫芦模式和水葫芦、水浮莲组合种养模式.通过监测净化塘内漂浮植物生物量及水体氮、磷等指标变化,研究两种不同治理模式对尾水的净化效果,以期为漂浮植物深度净化污水处理厂尾水提供合适的生态工程模式与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两种治理模式下,漂浮植物生长迅速,一级净化塘漂浮植物单位面积平均生物量最高,三级净化塘最低;尾水pH和DO浓度小幅度下降;尾水氮、磷浓度沿着水流流程方向逐渐降低,尤其是一级和二级净化塘对尾水中氮、磷的削减效果明显;2015年单一种养水葫芦模式下,尾水TN和T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由10.62 mg·L?1和0.38 mg·L?1降至3.07 mg·L?1和0.12 mg·L?1,去除率为71.06%和68.42%;2016年缩小工程规模,采用水葫芦、水浮莲组合种养模式时,尾水TN和T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由13.13 mg·L?1和0.42 mg·L?1降至1.26 mg·L?1和0.12 mg·L?1,去除率为90.37%和70.53%.综合分析,水浮莲、水葫芦组合种养模式,不仅节约工程用地面积,同时对尾水的净化效能更佳,每组合种养5—6 m2即可处理1吨一级A尾水至地表Ⅴ类水标准,适合用于深度净化污水处理厂尾水.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环境学报》 |2020年第4期|786-793|共8页
  • 作者单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1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1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08;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14;

    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14;

    无锡市滨湖区水利局 江苏 无锡 21407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14;

    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1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14;

    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1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14;

    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1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14;

    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14;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 关键词

    水葫芦; 水浮莲; 污水处理厂尾水; 总氮; 总磷; 生态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