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河北学刊》 >宜树则树,宜草则草

宜树则树,宜草则草

         

摘要

绿化太行山,不仅种树,而且还应种草。如果把绿化单纯理解为植树,就会把自己的思想和手脚束缚住了。 靠山吃山,吃山养山。依山不靠山,是“目中无山”,吃山不养山,就会“坐吃山空”。正确:的办法,应是边吃边养,以养为主。养山的方法很多,如植树造林,种草放牧,种药材,兴修水利,发展多种经营等。使山成为宝山、金山、银山、花果山。目前要把“养”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把山区投资放在这个养字上。 山区绿化要因山制宜。宜草则草宜树则树。考察大行山的山场,宜草之地确实不少。这是因为种草与植树不同。树的植物体较大,其生活中所需的水、肥、土较多,而山区多数缺水、缺肥、缺土。种草就不同。草的植物体小,根是须根,生长中吸收的水、肥较少;根多,也能从薄土中吸收无机盐类。草比树更能抗旱、抗寒、抗涝、抗风,能适应各种恶劣的气候条件。草的再生能力、繁殖能力也比较好,能不断地扩大繁殖地。 草比树个体多,群体大,对地面覆盖度高,能较好地保持水土。草也同样能蓄水,在干旱时调节气候,具有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气,放出氧气,促进大气循环,有“自然肺”的作用。草还具有以下许多特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