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血液学杂志》 >低剂量血小板预防性输注分析

低剂量血小板预防性输注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低剂量血小板预防性输注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可行性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同时输注常规剂量(1个治疗量)血小板和低剂量(0.5个治疗量)血小板的血液病患者381例,输注常规剂量血小板为对照组,输注低剂量血小板为试验组。以输注前后白细胞、血小板,24h血小板计数纠正增加指数(CCI)、血小板输注间隔时间为观测指标,从性别、年龄段、ABO血型、移植、化疗、体表面积、异型输注及输注前血小板等因素分析低剂量血小板输注疗效。结果:①对照组和试验组输血前后白细胞无明显变化,但输注后血小板计数均升高,前后差值为(16±14)×109/L、(6±9)×109/L,24hCCI有效率分别为69.82%(266/381)、9.97%(38/381),试验组血小板值和有效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对照组血小板输注间隔时间(3.1±1.8)d长于试验组(2.3±1.5)d(P<0.05)。③单因素分析中,低年龄段(0~18岁)、高年龄段(51~87岁)、O型血、未化疗、低体表面积(0.66~1.40)和血小板≥21×109/L等指标中,试验组输注间隔时间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对照组和试验组预防性输注血小板后,出血例数分别为0例和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血小板输注在疗效、输血间隔时间和出血频率上均差于常规剂量输注,但在血小板供需矛盾严重的情况下,低剂量血小板输注可达到预防缓解患者出血的目的,从而避免因出血导致的严重后果,因而值得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