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果树学报》 >山东桃褐腐病病原菌种群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山东桃褐腐病病原菌种群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摘要

【目的】明确山东省桃褐腐病病原菌种群结构及其致病力差异,为山东桃褐腐病病原菌的多样性研究及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烟台、威海、临沂等地桃褐腐病样本,利用形态学鉴定、rDNA-ITS序列分析、欧氏距离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等技术手段,对桃褐腐病病原菌种类、致病力等进行分析。【结果】采集桃树叶片、果实、枝条褐腐病样品,通过组织分离获得41株桃褐腐病病原菌,这些菌株在菌落形态上存在较大差异,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分别鉴定为Monilinia fructicola、Monilia yunnanensis及Monilia polystroma,三者占比分别为80.48%、9.76%、9.76%。桃褐腐病病原菌菌丝生长速率为0.47~1.09 cm·d-1,UPGMA聚类分析证实,其生长速率可被划分为慢、中、快三大类。采用桃叶片有伤接种菌饼方法,确定桃褐腐病病原菌引起的病斑大小范围为0~2.32 cm,UPGMA聚类分析证实,其致病力可被划分为强、中、弱三类。桃褐腐病病原菌菌丝生长速率及产孢量与致病力相关性分析发现,相关系数r分别为0.297 5、0.030 0,表明菌丝生长速率及产孢量均与致病力无相关性。【结论】山东省桃褐腐病病原菌主要为Monilinia fructicola,Monilia yunnanensis及Monilia polystroma,其中Monilinia fructicola为优势菌种,Monilia yunnanensis是首次在山东省被鉴定,证实了山东省桃褐腐病病原菌趋于多样化,不同菌株间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及致病力存在较大差异,菌丝生长速率及产孢量均与致病力无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