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知与行》 >论“竭泽而渔”的破坏性--以“关东州”鲷鱼捕捞为例

论“竭泽而渔”的破坏性--以“关东州”鲷鱼捕捞为例

         

摘要

“关东州”作为日本在中国东北以租借地名义最早占据的殖民地,不仅战略位置突显,且海域内水产资源丰厚,尤以盛产鲷鱼而闻名。鲷鱼,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丰富,自古便备受日本民族所推崇,更被视为难得的鱼中上品。故而,自接管“关东州”后,“关东州”海域日渐沦为其侵夺东北鲷鱼资源的重要基地。日本在“关东州”的捕鲷业,主要经历了初兴、膨胀、衰落三个阶段,自始至终尚不过三十余载。然而,其对渔产资源的掠取以及对海洋生态的破坏却是持久深远的。初兴时期,其所捕鲷鱼主要作为军需物资用于作战日军的食物补给,囿于尚未占据“关东州”等因素,使其在这一阶段所造成的破坏及影响,较之于其后较为有限。膨胀时期,为满足日本国内对鲷鱼食材日益增长的急切需求,日本则通过技术改进、扩大捕捞范围等手段,对“关东州”海域的鲷鱼进行大规模滥捕,致使“关东州”海域的鲷鱼资源陷于枯竭。后因“关东州”鲷鱼资源日渐减少,捕鲷业遂转入衰落时期,日本渔民的捕鱼策略亦随之被迫调整,转而捕捞其他鱼种,并对鲷鱼的捕捞模式加以复制。日本在“关东州”竭泽而渔式的捕捞,是以牺牲中国的海洋资源、海洋生态为代价的,不仅致使中国大量的渔产资源流失,更对这一海域内鲷鱼物种的存续及整体海洋生态造成了难以弥合的破坏,其影响祸及今天。然而,此亦不过是日本对东北乃至中国资源侵夺、自然生态破坏的一个缩影,其影响时间之长、所涉领域之广、破坏力度之强、影响程度之深,可见一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