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组织内透明质酸含量与含水量的相关性

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组织内透明质酸含量与含水量的相关性

         

摘要

目的:增生性瘢痕是由于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细胞外基质胶原纤维和蛋白多糖等过度合成及水的过量形成的,但有关增生性瘢痕的透明质酸量、水含量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报道较少。观察不同时期瘢痕组织内透明质酸含量以及含水量,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①试验对象:选择2004-06/2007-08入住本院要求手术的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18例。瘢痕形成时间6个月至2年以内者8例,男7例,女1例;瘢痕形成时间2年以上者10例,男8例,女2例(2~4年3例,4~10年5例,12年1例,19年1例)。纳入标准:患者无系统性疾病,瘢痕未进行过治疗,部位在四肢和背部。所有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组织均为手术时取得,另取其腹股沟处正常皮肤作为对照。患者对治疗及试验均知情同意,治疗方案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②试验方法及评估:对正常皮肤及瘢痕组织进行病理检测,分别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胶原纤维染色及李世荣等介绍的复合染色法染色并观察两者的形态。测量正常皮肤及瘢痕组织的含水量。ELISA法检测透明质酸含量,求出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纳入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1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苏木精-伊红染色和胶原纤维染色显示,正常皮肤的真皮中,胶原纤维排列疏松,呈束状定向排列。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胶原纤维增厚,排列不规则。复合染色法显示胶原纤维呈红色,酸性粘多糖呈蓝色,两种瘢痕均含大量酸性粘多糖。②正常皮肤含水量69.59%,2年以内的烧伤后增生性瘢痕为69.88%,2年以上为71.40%,3者之间相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透明质酸在2年以上瘢痕组织中的含量为(3.36±0.08)mg/L,与正常皮肤中的含量(0.67±0.41)mg/L和2年内瘢痕组织含量(1.70±0.54)mg/L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随着瘢痕形成时间的延长,透明质酸含量增加,可能与瘢痕成熟有关;含水量在正常皮肤、2年以内及2年以上瘢痕组织间相似,透明质酸量的变化没有相应地导致含水量的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