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儿科杂志》 >新生儿筛查疑诊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患儿的随访及基因分析

新生儿筛查疑诊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患儿的随访及基因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新生儿筛查疑诊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MCCD)患儿的临床转归;了解中国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MCC)基因突变谱及热点突变。方法 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将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接受新生儿筛查,并疑诊为MCCD的42例患儿(男33例,女9例)纳入本研究,根据新生儿筛查召回时血C5-OH浓度、母亲血C5-OH浓度及尿3-MCG、3-HIVA,将42例患儿分为三组:母源性MCCD组5例、良性MCCD组6例、疑似MCCD组31例。对所有患儿的生长、智能发育等随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部分患儿进行MCC基因突变检测,分析基因新变异对蛋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结果(1)42例患儿末次随访的中位年龄29个月,最长随访至9岁。所有患儿临床无症状,生长及智能发育正常。(2)29例患儿(母源性MCCD组4例、良性MCCD组4例,疑似MCCD组21例)接受基因检测,母源性MCCD及良性MCCD基因诊断符合临床诊断;疑似MCCD 21例中仅11例检出1个MCCC1突变,余10例未检出突变。检出的14种突变中MCCC1突变占86%(12/14),其中c.ins1680A突变占40%,发现9种新突变:211AG>CC/p.Q74P、c.295G>A/p.G99S、c.764A>C/p.H255P、c.964G>A/p.E322K、c.1331G>A/p.R444H、c.1124delT、c.3958del20、c.1518delG、c.639+2T>A;5种新错义突变位点多为高度保守氨基酸,经分析这些突变改变了蛋白二级结构,预测对蛋白功能造成影响。(3)母源性MCCD患儿筛查、召回及末次随访的血C5-OH浓度分别为3.50(1.63~11.43)、1.84(1.00~9.30)、0.27(0.26~5.81)μmol/L,呈下降趋势;良性MCCD组患儿筛查、召回及末次随访的血C5-OH浓度分别为8.20(3.60~9.60)、9.67(3.88~20.15)、23.0(5.87~49.10)μmol/L,呈上升趋势;疑似MCCD患儿筛查及随访血C5-OH浓度均<2μmol/L。良性MCCD组4例患儿召回时尿特异性指标3-MCG均增高。结论疑诊MCCD患儿最长随访至9岁,临床均无症状、体格及智能发育正常;中国患儿MCCC1突变多见,发现9种新突变,c.ins1680A可能是热点突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