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纹状体囊泡单胺转运蛋白2密度的相关性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纹状体囊泡单胺转运蛋白2密度的相关性

摘要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NMSs)和纹状体部位的囊泡单胺转运蛋白2(VMAT2)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前瞻性招募29名健康受试者[男16名,女13名,年龄(48.8±14.2)岁]和67例PD患者,PD患者包括31例改良Hoehn-Yahr(mH-Y)Ⅱ期患者[男16例,女15例,年龄(53.4±8.5岁)]、36例mH-YⅢ期患者[男19例,女17例,年龄(63.1±8.2岁)].所有受试者均行18F-氟丙基-(+)-二氢丁苯那嗪[18F-FP-(+)-DTBZ,18F-AV133] PET/CT检查,以枕叶皮质为参照区,测定纹状体各亚区的特异性摄取比值(SU Rs).PD患者的NMSs通过临床量表进行评估.组间参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最后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来评估纹状体SURs与临床NMS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NMSs统计结果发现,改良mH-YⅡ、Ⅲ期PD患者之间抑郁[(3.51±1.34)与(11.36±3.87)分]、焦虑[(2.35±1.45)与(6.00±3.32)分]、睡眠障碍(132.90±12.26)与(110.34±19.69)分]及生活质量[(7.58±3.37)与(24.01±10.15)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10.573~5.439,均P<0.05),但2组间认知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7,P>0.05).健康受试者纹状体SURs为1.28±0.22,mH-YⅡ期与Ⅲ期患者纹状体SURs分别为0.65±0.16和0.31±0.1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11,P<0.05),mH-YⅡ期与Ⅲ期两两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9.116,P<0.05).除认知评分外,PD患者NMSs其余评分均与纹状体SURs相关(r值:-0.647~-0.426,均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总纹状体SURs是预测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及PD非运动症状量表(NMSS)评分的最佳变量(R2值:0.234、0.378,均P<0.001),对侧尾状核SURs是预测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评分(R2=0.402,P<0.001)的最佳变量,对侧壳核的SURs是预测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HAMA)评分(R2=0.204,P<0.001)的最佳变量.结论 PD患者纹状体VMAT2减少与NMSs之间具有相关性,提示多巴胺供应减少可能在PD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