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索磷布韦/维帕他韦联合或不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基因3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一项真实世界研究

索磷布韦/维帕他韦联合或不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基因3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一项真实世界研究

         

摘要

目的评估索磷布韦/维帕他韦(sofosbuvir/velpatasvir,SOF/VEL)联合或不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RBV)治疗基因3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至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就诊的84例基因3型慢性HC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丙型肝炎56例,代偿期肝硬化17例,失代偿期肝硬化11例。根据患者病情予以SOF/VEL联合或不联合RBV抗病毒治疗12~24周,检测患者基线、治疗4周、治疗结束时以及治疗结束后12周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白蛋白(albumin,ALB)]、肾功能[尿素、肌酐(creatinine,Cr)]和血常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和血小板(platelet,PLT)]等指标,检测基线和治疗结束后12周的肝硬度值。同时详细记录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主要结局指标为治疗结束后12周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和治疗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共80例患者(95.2%)达到SVR12,其中慢性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SVR12分别为100%(56/56)、94.1%(16/17)和72.7%(8/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慢性丙型肝炎组、代偿期肝硬化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治疗结束后12周肝硬度值均较基线显著降低[(6.7±0.7)kPa vs(7.4±1.1)kPa,(17.8±3.1)kPa vs(25.9±3.4)kPa,(23.0±4.5)kPa vs(31.0±4.9)kPa;P均0.05)。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治疗后ALB较基线显著升高,HGB较基线显著降低(P均<0.05)。84例患者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1%(11/84),其中慢性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9%(5/56)、11.8%(2/17)和36.4%(4/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疲劳、头痛和贫血等,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无因不良事件导致的治疗中止。结论应用SOF/VEL联合或不联合RBV方案治疗基因3型慢性HCV感染者具有较高的SVR12,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