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内科杂志》 >继发血流感染病原学和临床特点

继发血流感染病原学和临床特点

         

摘要

目的研究北京协和医院微生物学检查证实的、有明确感染来源的血流感染(BSI)的微生物学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8—2009年病原学确诊的、有明确感染来源的BSI患者的临床和微生物学资料。结果研究期间,249例患者诊断为有明确感染来源的BSI,其中205例(82.33%)为单一菌感染,44例(17.67%)为复数菌感染;分离致病菌301株。最常见原发感染来源为下呼吸道(125例,41.5%),其次是腹腔(55例,18.3%)和血管内装置(54例,17.9%)。常见的致病菌为鲍曼不动杆菌(60株,19.9%)、大肠埃希菌(50株,16.6%)、假单胞菌属(35株,11.6%)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4株,11.3%)。住院期间共死亡88例(35.3%),其中因BSI死亡62例(24.9%)。肺炎继发BSI患者的病死率高(OR=2.186;95%CI1.260~3.792;X~2=7.879,P=0.005)。年龄≥65岁、中心静脉置管、有创机械通气和住院期间复数菌感染是有明确感染来源的BS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下呼吸道是明确感染来源的BSI最常见的原发感染部位。有明确感染来源的BSI的病原体谱特点与目前文献报道的包括原发和继发BSI的病原体谱不同,革兰阴性菌占优势。肺炎继发BSI患者的病死率高于其他来源BSI。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